动态实幼
 
首页 > 动态实幼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小四班 虞佑宸妈妈
    如何让孩子听话是每个新手爸妈绕不开的话题。三四岁的孩子既是可爱的,也是叛逆的,因为有了些若有似无的自我意识,常常和大人对着干,就像小鱼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说什么我都不要。” 通过学习本书,我对过往育儿斗争中的“愤怒”一一对应和反思,深感我们的言行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小鱼从小是个饭渣,每天只吃两顿饭,多吃几口就会呕吐出来。为了让他多吃,我无数次“威逼利诱”,大多数时候他也会在反抗无效之后含着眼泪吃下,以致于我总认为他是挑食故意不吃。但当我再一次“铁面无私”地让他吃完碗里的饭菜时,他突然大量呕吐,让我吃了一惊。我突然意识到,也许他真的吃不下这么多。于是我向他道了歉,并约定好,下一次不想吃饭时由他先告诉我,究竟是肚子不饿,还是不喜欢吃,同时我带他去医院治疗消化不良的问题,希望他能按时吃药。这次平等的交流让他非常高兴,出奇地配合。之后,小鱼再也没有因吃饭而呕吐过,胃口也渐渐好起来。
    又比如,小鱼从小比较敏感,不管是刷牙还是洗头,总是不停地哭闹挣扎。我常常对他说:很快就好了,又不疼,有什么好怕的?可他总是哭得更厉害。想到书中的话,我改变了做法,有一次洗头时,我说:“我们一起数到10,头就洗完头了,好吗?”奇迹发生了,他用小手遮住眼睛,和我一起数数,没有哭。他自己也很骄傲,他说:“妈妈,我是不是很棒?我今天洗头没哭!”我把这个方法用到了其他地方,竟然就连打针也不哭了。我想,这是因为用他理解的时间概念,减少了他对未知的恐惧。
    随着小鱼的长大,他开始喜欢抢着做各种事,一会要晾衣服垫衣服,一会要洗菜切菜,一会又要拖地擦窗。以前我们总怕他越帮越乱,不让他动手。小小年纪的他总是叹气,说:太无聊了,我能点干什么呢?我说,你为什么不玩玩具呢?他一脸的索然无味。我说,那你去晾衣服吧。他立刻就飞奔而去。于是,我放慢了日常做家务的速度,让他一起参与,他会停下最喜欢的动画片,和我们一起做家务。他说:“我们三个人一起洗菜真快乐呀!”“妈妈,以后我来烧饭给你们吃,以后我来打扫卫生……因为我爱你们。”我有些震惊,也许帮助大人做家务也是他表达爱的需要。
    理解孩子的感受是让孩子听话的法宝,尊重孩子的感受是让孩子快乐的源泉。作为父母,我们学习育儿的技巧最终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快乐,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的人。孩子在成长,他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也应当时刻警醒育儿的初衷,不断学习体会教育的方法,才能让孩子肯听、肯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小四班 徐牧言妈妈
我的孩子徐牧言在今年9月光荣成为了一名幼儿园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学期,苏州市实验小学校附属幼儿园给我们推荐的育儿书目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书确实是一本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家长的家教类图书,为什么呢,因为最近我面临的烦恼就常常是,我说服不了我的孩子,有些问题说了他并不听,慢慢的就变成了我的大吼大叫,然而孩子还是无法接受和改变。因此,我很快购买了这本书并开始了阅读,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本书一共分为了7章,第一章为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我认为在这一部分,我之前的处理是比较符合这本书中教导的方法的,孩子之前遇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我一般都会比较耐心地让他说出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并且认真倾听,徐牧言比较内向,有时候他不愿意表达,我也会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能够接纳他的感受。
本书第二三章的内容为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以及代替惩罚的方法,这两章学习后,不得不说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这一章重点讲述了当家长在亲子关系中遇到负面情绪时,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将之转化为与孩子亲密合作的良性亲子关系。在育儿时,我经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叫孩子做一件事,如果说了几遍他不听,甚至会对孩子歇斯底里。阅读此书后,我会在他不听话的时候采取和他一起合作的方式,他反而愿意了,并且下一次就能自己主动去做了。比如有一次徐牧言在吃饭的时候打翻了汤洒了一地,我没有马上责怪他,而是对他说,汤洒了需要去拿抹布擦,你跟妈妈一起去拿抹布擦好吗,他就和我一起拿了抹布趴地上擦汤,并且后来吃饭都会特别小心不再打翻了。
第四章的内容为鼓励孩子自立。这一点我觉得在徐牧言上了幼儿园以后进步非常大,现在他已经可以自己穿脱衣服裤子袜子鞋子了,在家里都会主动要求自己来,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后续教育中我会继续鼓励他自立自主,培养他的自立能力。
第五章讲了要学会赞赏孩子。这一点我们家里还是做的比较好的,之前徐牧言有了良好的表现家里人都会及时的表扬他,甚至我担心会过犹不及,关于这点我们也会结合书本和生活中的实际适当对孩子进行赞赏。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以前没有处理好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且在目前的教育中,脑中时刻牢记该书中的要点,多想,多用心,努力消化书中的知识点,希望对孩子的教育能够有帮助。
 


儿时纸鸢趁东风——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有感
小四班  孙嘉言家长
我的“二次创业”
我是一名二胎父亲,非常喜欢孩子。老大很乖巧,在她小的时候,我装载着许多的梦想,融于和她的日常生活中,我和风细雨,她知书达理,我们一路欢声笑语。因为这样的一份和谐与恬静,在老大四年级的时候,考虑再生一个,期待更多的其乐融融。
与此同时,老大开始备考伟长,当时的招生政策还是五年级即可报考,我天天想着要把六年的学业压缩在五年完成,开始赶进度催收,不知不觉脾气也见长了。于是,家里少了些阳光灿烂,动不动就电闪雷鸣。一边是老大的不适应、消化不了,一边是我内心的焦灼、煎熬。我渐渐开始迷茫,原来的一帆风顺变成了一筹莫展,越是焦虑,越是烦躁,有时候就是在硬撑。这种状态断断续续,直到初中阶段都无法消去。我感觉到,有些说错的话、走错的路,是没有办法重来的。
如果把父亲作为职业来看,我很期待“二次创业”。
有一种准备叫猝不及防。曾经的我,以为吸取了教训,做好了充分准备,面对小女儿的出生,以为可以大展身手,一切都很简单。其实,我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不同,一切还得从零开始。当我遇见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以后,我的这种回顾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渐渐明白教育的延续属性,不求一朝一夕的约束,重在品性习性的养成。
 
通常的困扰
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年轻的父母们忙于生计,成天早出晚归,各种KPI指标、销售任务、评定考试、行业风险,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面对老人、小孩,想要在一起的时间太宝贵了,消耗不起,也磨蹭不起。所以,会希望孩子们很快地穿好衣服、很快地吃完早饭、很快地开始学习、很快地结束玩耍、很快地上床睡着。
“想当年,我们没有人管也过来了”“想当年,我们哪有这么多要学的”“棒打才能出孝子”……这是我们经常会从老人、从周围听到的话。当我们身为父母时,常常会以当初的角色代入,以自己的成长经验来判断、行事,剥夺了孩子成长的过程,也破坏了孩子该有的安全感。
一个家庭,同样是一个小社会。来自家人的不同意见,往往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当孩子出现困惑、出现恐惧时,那就开始逃避吧。
 
书中感受
我们常说“理解万岁”。接纳孩子的感受,互换体验,是必须放下作为父母的身段的。当我们堵车时看到前方水泄不通时,或许在孩子眼中,是车子排成了有趣的长龙;当我们再听到喧嚣的车鸣时,或许在孩子耳朵里,是一阵阵欢快的乐符。
曾经有个很有趣的实验。假设满意度总分是100分的话,让一组父母们分别对自己3-6岁的孩子打个分数,结果集中在90分上下,但是同样让孩子们分别对自己的父母打个分数,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无一例外全是100分。当我们大声呵斥完孩子,不需要多久,我们的孩子仍然会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给我们爱的抱抱。
的确,我们更需要与孩子产生共情,这样的共情方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几个常说的叛逆期,尤其需要。我们不得不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孩子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感受世界,静下心来听清楚孩子的每一句话,充分包容孩子的每一个想法。当我们没有放下身段、做好准备时,最好先闭上嘴巴,因为,回应更是一门艺术。不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准备好来应对。我们试图交会孩子如何如何,那么,孩子能明白吗?成长,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爱在当下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揭示,实现价值、获得精神富足是最高需求。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开始触摸、认知,有自己思想的时候,同样希望被认可、被包容、被尊重,希望在快乐中没有孤独。还记得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对她说的话吧,“爸爸妈妈会好好爱你的”,那就守好这个初心吧!
我愿意轻轻地呵护你,守住你的好奇心。陪你一起看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一起探究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陪你一起“抓泥鳅”“跳水坑”,陪你一起感知高低长短、四季冷暖。我会停下奔波的脚步,放下手头的工作,关掉厨房的灶火,好好回答你的每一个问题,好好欣赏你每天作为学者的样子。
我愿意坚强地保护你,守住你的自信心。喜欢看你一口一口把饭吃完,喜欢看你自己披衣穿鞋,喜欢看你自主安排时间角色体验,喜欢看你像个小大人一样品头论足、若有所思。好喜欢你傻笑的样子,好喜欢你做真实的自己。怎么舍得装出凶凶的样子吓唬你,怎么舍得给你扣上负面的帽子批判你,怎么舍得毁灭我们的信任惩罚你。
我愿意淡淡地爱护你,守住你的平常心。我会坚持和你做朋友,甚至成为和你聊得来的知己,读懂你的思想,读懂你的品位,读懂你的精神,不羡牡丹不慕芍药,专注于你。我会和你一起感受“舍”与“得”的快乐,欣赏默默付出的不易,领略壮志牺牲的伟大。从此不急躁、不懊恼、不畏惧,从此不卑不亢、悲喜有度、无愧于心。
孩子,我会陪你慢慢长大,牵着你的手,做你的东风。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小四班 刘则楷家长)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作者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如何正确地奖惩,讲到了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如何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过程中用案例还原了大人与孩子相处的各种情境,层层剖析、深入浅出,为我们传授了很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全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这两个观点:

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回忆自己的童年,我常常抱怨父母“不懂我”,因此我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当我有了孩子,我要努力做一个“懂”他的人。看到书中作者说“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我心有戚戚焉。喜怒哀乐是人类最正常的情绪,每个成年人每天都在情绪的海洋中浮沉,孩子也是如此,甚至孩子的情绪常常比大人更为强烈。我家两个宝宝都多梦,梦中的情绪强烈而不带伪装,哼哼唧唧是小菜一碟,嚎啕大哭也是常事。面对一个没有完全清醒的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威逼利诱讲条件都是徒劳,我们通常一边承认他伤心了,一边猜伤心的理由:宝宝伤心了,是不是有人抢走了好吃的/好玩的,是不是跟哥哥/弟弟打架了,是不是玩具坏了,是不是摔疼了……结合白天发生的事情多猜几次,总有蒙对的时候。再“对症下药”,爸爸妈妈帮你抢回来,打哥哥/弟弟屁股,爸爸妈妈帮你修好……孩子虽然在梦中,但听到这些一般都能平静下来。                                              
尊重是合作的开始

父母总希望我“听”他们的,我也总是忍不住希望孩子能“听”我的,但事实上无论是父母还是我,都很少能成功地让孩子“听话”。为什么?从育儿专家的观点里,从我和父母的相处中,从我儿子和我们的相处中,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思维的独立的个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也不可能100%成功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其他人头上,无论是大人与大人、还是大人与孩子之间,尊重都应该被时刻牢记。当我们学会像尊重领导一样尊重孩子,那么自然会想方设法以理服人,孩子反而更容易采纳我们的建议;当我们学会像尊重同事一样尊重孩子,那么说话语气自然就不再急躁,孩子反而更容易遵守与我们的约定;当我们像尊重下级一样尊重孩子,那么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自然也会委婉批评,孩子反而容易认真反思自己。
每个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社会环境都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沟通方式。《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除了教会我语言方面的技巧,更多地是传达了平等、尊重、包容的价值观,这才是需要我和孩子们学习一生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文:小四班  李一诺妈妈
这学期,在李老师、张老师的推荐下,认真阅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本畅销全球的亲子教育书。读完之后惊喜的发现,这本书有着能够帮助我们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是孩子会很容易接受我们的要求、建议或忠告。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不仅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更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书中以理论方法结合生活中生活常见的案例的形式,分享了她们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合作的语言沟通方式。解锁这种语言的密码是什么呢?——建立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培养互相尊重的心。
今天,我就书中一个点,关于“如何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来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很多时候,孩子的感受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大多时候,孩子会因为一点点非常小的事情就会哭个不停,或者对一些明明做不到的事情无比坚持,让父母感觉非常烦躁。
当看到这部分的案例的时候,不禁会感叹,这不就是我们家的状况嘛,因为我们家诺诺就是一位非常有自己的坚持和想法的小朋友,无论是“温柔而坚定”还是“硬碰硬”,都很难“搞定”或“劝服”她。
书中的方法教会我,要学会理解她的感受,当我把她的不理解、难受、委屈说出来,再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举个小小的例子吧。
诺诺:我要吃饼干。
妈妈:马上要吃晚饭了,不行!
诺诺:我就是要吃!
妈妈:不可以,吃晚饭前不可以吃饼干。
诺诺:哇……(哭)
爷爷奶奶:(见孩子哭了跑过来)哎呀吃片饼干,吃吧吃吧……
妈妈:哼……(生气)
问题的根本: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怎么让孩子有好的感受呢?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当他们的感受被不断的忽略和否定时,他们就会感觉到困惑、委屈、愤怒。
所以我们现在是怎么沟通的呢?
诺诺:我要吃饼干。
妈妈:宝宝为什么想吃饼干呢?是饿了吗还是有点馋?(询问孩子的想法)
诺诺:我肚子饿了。
妈妈:妈妈知道宝宝肚子饿了,饼干甜甜的吃了立马不饿了,所以你很想吃,对吗?
诺诺:对。(说出了宝宝的感受她觉得被理解了很开心)
妈妈:但是吃了饼干你就饱了,而奶奶在家辛苦做的饭菜就没有人吃了,你也获取不到营养,不能长高高,奶奶是不是会不开心?诺诺是不是也不乐意长不高呢?
诺诺:那如果吃好晚饭吃饼干吗?(态度变软,且在与妈妈商量沟通啦)
妈妈:当然可以啦,前提是你要乖乖的吃晚饭哦。
诺诺:好!(开心收场,吃饭也很乖)
 
总结一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给了天下父母们重新理解教育的机会,孩子其实有时是一面镜子,照见父母曾经的过去。
这本真正把父母拉到了与孩子平视的角度,帮助父母听到孩子的心里话,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并尊重孩子,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教会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让父母和孩子建立彼此尊重的亲子关系,培养互相尊重的心。


 
育儿路上 共同成长        小(4)班  吕敬言妈妈    
古往今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指引着孩子的漫漫人生路,这是大家都共知的道理。然而当真正为人父母时,育儿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困惑,时常让我不知所措,摸不着头脑,想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个“完美”妈妈,
实属不易。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恰逢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让我在育儿一筹莫展之际,顿时有了“拨开云雾见月明”、“柳暗花明又一村”收获感,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我的育儿思路,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书中说到“处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学科”,我深以为然。语言是一门艺术,说话更是需要技巧,与孩子沟通,要学会接纳、懂得倾听、表达尊重、言简意赅、积极鼓励、有效赞赏,这是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回想自己平时在与女儿交流中产生过不少错误,难怪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原来是我说话表达的方式不对。比如书中提到,在鼓励孩子自立时,要尊重孩子的努力。记得女儿今年上半年扣扣子还不太利索,每次一看到她很努力的在扣扣子,试着一遍又一遍,总是扣不好,有时她自己也着急,看的我更加心急如焚、火急火燎,特别是急着出门的时候,我便赶紧帮她扣好扣子,想着她还小,总有一天会学会的。殊不知,我的好心帮助无意间阻碍了女儿的独立成长。现在我知道,我应该耐心等待,对她说:“扣扣子很考验你的手指灵活性。”比如,每次女儿放学回来,我都会关切地问她“今天在幼儿园开不开心?”、“今天学了什么呢?”、“今天饭菜都吃完了吗?”……诸如此类,只是想知道她今天过得好不好。面对我的一连串问题,女儿几乎是以“不知道”回答我的。为此,我也很困惑,女儿真的不知道吗?作者说,孩子并非不知道,只是他们会防御性的回答家长,因为这些问题可能给孩子带来了压力,觉得自己如果不开心会让自己和家长都失望;又或者觉得私人生活被侵犯,当孩子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事实上,当我和女儿待在一起,不问她问题时,她有时会主动跟我说说学校里发生的事。再比如,女儿一直喜欢画画,每当她画完,总是满怀期待的把画拿给我看,我总是会千篇一律的说,“哇,画的真好看”,当然我可能并没有认真看,只是知道孩子需要赞赏。女儿听了我的赞赏,有时候并不是很开心,现在才明白原来她看出来我是在敷衍她、并没有认真看她画的内容。书上说,我的这种赞赏是“无益的赞赏”,我需要真正看到孩子好的行为,去体验并且描述出来。我才恍然,孩子需要的是真情实意的表达而不是成人世界虚情假意的搪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本书教导我作为家长应如何与孩子沟通,看似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可经过不断的实践表明,其产生的效果与意义影响深远。在今后与女儿的沟通中我将以此书为指导,努力与孩子产生共情、真切的感受孩子的感受,不急着替孩子解决问题,学会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用心去爱,用爱去做,在育儿的道路上,和孩子共同成长,享受每天的幸福和快乐!



和孩子一起,绽放生命之花----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
小(4)班  蒋佳林家长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由美国作家阿黛尔和伊莱恩合著的家教读物,读完以后受益良多。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基本上是由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场景组成的,通过正反两种互动方法的对比,让孩子的家长领悟如何做、怎样说才是有效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家长要了解,孩子说一些话时,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话会伤害甚至激怒孩子,什么样的话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平静下来。如何尊重孩子、怎样说好话,是我细细研读这本书的动力。我觉得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悉心护苗育宝贝
说话要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孩子是生命体,不是没有生命的工业产品,就像庄稼的生长有一定的周期性一样,孩子的成长也有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健康的说话方式应当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只是说教,讲大道理,“你应该怎么怎么,你应该怎样怎样”,父母最好是按照“庄稼”的需要,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就施肥。有一次,我想告诉孩子,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孝顺老人,孩子应该孝顺父母。因为看过书,我先给儿子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当天儿子剥了一块他爱吃的巧克力,塞进我嘴里。我说:“宝贝,你舍得吗?”他对着我点点头,带着坚定的眼神。“你这么小已经懂得关心妈妈,等我老了,你也一定会买各种好吃的给我。”“嗯嗯,等长大,我就能开车了,去超市买好多好吃的给你,”儿子笑着说,“我还要开车送你去上班呢”。

平等交流去隔阂
与孩子像朋友一样说话。书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感受,从孩子
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感觉,去体验家长用不同态度说的一些话,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孩子虽小,但他们是有喜怒哀乐、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只有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们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有一次,儿子陪我去拿快递。走出门,发现下雨了。当时他骑着自行车,我一手拿钥匙,一手打伞。蹲下身,与他说,“你把车子停掉吧,妈妈力气小,跟不上给你打伞。”出去骑自行车是儿子最期待的活动之一,他摇摇头,露出了很不情愿的表情。我再跟他商量道:“你骑着自行车,就没法在伞底下,上次淋湿咳嗽,还记得吗?我另外一只手要拿钥匙,等一下拿快递,妈妈真的做不到,请你帮帮我!”孩子纠结了好久,终于点点头,就地停车,走路陪着我。他主动帮我搬小件包裹,我一手打着伞,另外一手举着快递。在回来的路上,感觉我俩就是朋友,相互体恤,鼎力相助的好朋友。回到车边,儿子看着打湿的车座,笑着对我说“妈妈,本来这些雨,就淋湿在我头发上了,现在我不会生病了,呵呵。”
因势利导促成长
    多用积极、鼓励和欣赏的语言。幼儿教育里有这样一句话,“你说他好,他一定会好!”记得开学初,家长可以送孩子进教室。途中有一块墙上是几何图形的。他一一说出好几种形状,指着椭圆说:“妈妈,这个我不知道。”我说:“是椭圆,像鸡蛋。明天你就会了。”第二天路过,他主动说出了形状,以后他再碰到有不会的东西时,常常说:“妈妈,我明天就会了。”当儿子第一次完整地背完《咏鹅》的古诗时,我们全家以热烈的鼓掌给予回馈,并对他投去赞许的眼光。在我们的鼓励下,儿子主动说:“我再唱一次吧”。这个时候,虽然他的动词”唱”字,用得不准确,但是没有去纠正他,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自己调整过来。
读了本书后,我认识到:作为家长,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我且学且行且珍惜。愿所有的家长都能说孩子懂的,懂孩子说的,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分享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感受孩子的七彩童年, 绽开孩子的生命之花。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小六班  吴桐家长
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所谓幸运应该是从小有一个良好的、有爱的生长背景和环境,家庭和谐父母关系和睦,那么便能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段话,孩子本身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大都是出在教育者本身思维及其行为方式上。深以为然。
下面分享两个看完这本书之后的实操案例: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并表明我的期望

几年前(桐桐还在我肚子里),我们和表姐以及表姐家一年级的侄女一起在外面吃饭,吃了一会侄女可能觉得无聊了,钻到了桌子底下,学小狗,表姐还跟喂小狗一样喂她吃饭。回到家后,我跟老公说,我坚决不会让我女儿有这种行为的。
前阵子,在家里吃好饭,桐桐喜欢也喜欢钻到桌子下面去,老公说,桐桐还是变成了你最不喜欢的样子。我当时内心是崩溃的,苍天饶过谁,该来的总归会来。我跟老公说,不要理她,她觉得无聊了就出来了。我们没理她,果然,过了一会她自己就出来去玩别的了。然而这个方法好像不太奏效,接下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桐桐经常会钻到桌子底下,我们不理她,她自己玩一会,然后再出来。
上周六我们去外面吃饭,桐桐也钻到了桌子底下,我当时的内心是:&@%¥#……说了很多遍快坐好,不要钻到桌子底下,然而并没有用,桐桐不听话。我突然想到书中的技能,很严肃的跟桐桐说:妈妈非常不喜欢你钻到桌子下面,你这个行为很不好,很不淑女,妈妈希望你在椅子上坐好。并且强调了非常两个字,没想到桐桐居然听话了,没再钻到桌子底下。这几天桐桐都没有钻到桌子底下,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亲测有效,未完待续。
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桐桐吃饭一直坐在宝宝椅上,最近,他有点不爱坐宝宝椅了,有一次吃到一半自己爬下来做到了大椅子上,但是又有点够不到,我有点生气,我突然想用一下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吃过饭后,我拿出纸笔,喊桐桐坐到我身边,一起想了以下解决方案:
吴桐吃饭座椅解决方法
继续坐宝宝椅

坐大椅子

买个新的高一点的椅子

把饭菜端到下面书桌(茶几)上吃

不吃饭了

买一个座椅增高垫

妈妈:你是不是不愿意做宝宝椅了?
桐桐:是的
妈妈:那我们把1划掉,2是坐大椅子,但是我觉得你还有点小,坐大椅子会够不到
桐桐:我不小呀,我够的到的。(有点要哭了)
妈妈:那我们先留着吧,你觉得4.把饭菜端到下面吃怎么样?
桐桐看看我,可能觉得不太好
妈妈:这个好像不太合适是不是,我们一起把这个划掉
桐桐:5是什么?
妈妈:不吃饭了
桐桐:哈哈哈哈哈
妈妈:不吃饭了可不行,这个也要划掉
桐桐:我来我来
我把笔给桐桐,她把5也划掉了然后问:6是什么
妈妈:6是买一个大椅子的增高垫,这样你坐上去就够的到了
然后我们去拿了一个抱枕,让她坐上去试了一下,坐上去她很开心,高度也合适,然后我们一起在淘宝上选增高垫,最后她自己选了个粉色小兔子图案的。
孩子不愿意坐宝宝椅,坐在宝宝椅里的时候也乱动,我没看书前我可能会觉得她不乖,爱闹,看了书之后,我想:或许是坐在宝宝椅里不舒服,也或许是长大了,不想受宝宝椅的束缚,于是有了上面的场景。
以上两个案例是最近这段时间的实际运用,好像有点用。
我在书中标注了一段话:孩子不是机器人,我们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听计从。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我希望多年以后,在桐桐心中,妈妈能够相信我,理解我,尊重我,是个温柔而坚定的妈妈。我希望桐桐能够拥有能治愈一生的童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小六班  沈家齐家长
关于孩子教育的书也看了不少,很多事情是知易行难,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倒是简洁又务实,案例很多,像是一本父母与子女沟通的工具书,可以时时翻阅学习、温故知新,给我开发了不少妙招和思路。
不过看完全书想一想,大量的学习场景、问题背后,其实要教会家长的是对待孩子的“平等和宽容”。
这可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平等和宽容”这条信念要贯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要求父母们有很高的觉悟、时时自省,善于观察,还得终生学习。听着是有点难,可谁让我们为人父母呢?我们选择了这个身份,就必须要对孩子负责,学会正确的方法去养育、培养孩子。
有一次很深的触动,发生在我第一次带豆豆去玩平衡车的时候。
因为听说平衡车对小朋友的前庭觉发育非常有帮助,所以一直想着让豆豆练练平衡车。可是豆豆从小就胖乎乎地不爱运动,我也接受了这样的心理暗示,认为我的孩子不爱运动,不需要勉强。所以当他对平衡车非常抗拒的时候。我就说“算了,不喜欢就不玩了。”
当时教练非常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悄悄地问我:“你们在家对孩子是不是很宠?”我当时非常奇怪他的这个问题,教练接着说:“因为孩子刚出现了一点抗拒情绪,你马上就说‘算了’。”哦!我当时脑子里飞出来的都是那些强迫孩子练钢琴、跳舞压腿的声嘶力竭的父母的脸,内心反复对自己说“我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只能诚实地对教练说:“我确实没有强迫他做过什么。”教练仿佛读懂了我的内心戏,就用他的专业知识给我上了一课。
教练告诉豆豆,如果豆豆可以骑着平衡车转三圈,他就让豆豆开一圈赛车。豆豆看了一眼漂亮的卡丁车,就咬牙骑了三圈。这三圈非常神奇,既没有摔倒,也没有哭闹。骑完还问我:“我骑得好吗?”我立刻表扬他,然后他高高兴兴地开卡丁车去了。开了5分钟卡丁车,教练又告诉豆豆,如果他这次可以骑5圈平衡车,就让他开一次电动平衡车。果然,5圈又顺顺利利地骑下来了。电动平衡车如约让他骑了5分钟以后。教练又告诉豆豆,如果他能每天在家骑10圈平衡车的话,周六就能过来开10分钟卡丁车。豆豆也高兴地答应了。
于是每天我们都要回家在车库里骑20分钟左右的平衡车,他骑得越来越好。周六我也如约带他去开卡丁车。
教练告诉我,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只要这件事情是确实对他有帮助的,就鼓励他去做。不能强压着做,也不能一下子就放弃。可以提出一些交换条件,做到公平交易,只要孩子做到了,家长答应的条件也必须要做到。
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害怕做强势父母而忽略了孩子的潜力。同时也让我见识到了平等和交换的力量。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大家都有犯错的可能和权利。唯一不同的是,孩子还小,只能遵循本能,而我们却有很多渠道可以去看书学习、互相借鉴,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我相信这就是学校让我们看这本书的初衷。


 
让沟通绽放出绚烂之花——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
阅读人:小六班-殷玮(赵骏浩妈妈)
 
我一直认为,生活的点滴犹如一幕幕电影、一幅幅照片,它们会定格在我们脑海中,留下印记,当我们再次捡起它们时,仍然会鲜活如初,栩栩如生。在孩子来到了我的生命中后,我发现,与孩子沟通,处理他的感受则是一门需要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艺术,就像是想着法子拯救拍糊的照片,或是将碎片的视频剪辑成画面优美的影片,考验着家长的耐心和技术。
初拿到此书时,我充满了期望,总觉得盼到了明灯,能将我脑中那些疑虑,惆怅和沮丧一一化解,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果不其然,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书,前6个章节从6个方面带领我们进行探讨和实践,一、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二、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三、代替惩罚的方法;四、鼓励孩子自立;五、恰当地赞美孩子;六、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书中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多种技巧,辅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在抛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同时,提出要点,让家长不自觉的投入其中,进行思考。
读完此书的当晚我就用到了第一章节的技巧,完美的化解了与我儿子的一场积木纷争。那是一个周日的夜晚,到家已经是晚上9点了,洗漱完毕回到卧室时已经到了要立刻上床睡觉的时间了,而此时浩浩小朋友一心想着要把他新买的乐高拼好,已经到了充耳不闻的地步,任你大道理小道理说一堆就是不听,并且情绪开始激动,两行热泪止不住的流,而我的情绪也开始逐渐的不耐烦,但转念一想,何不试试书中的办法。我明白孩子只是很喜欢这个积木,太想搭起来了,于是我说:“这个积木真是太好玩了,我也很想把它们搭好呢,太期待它们搭好的样子,你也是这么想的是不是?”,神奇的效果出现了,浩浩小朋友立马点头,开始听我说话,不再嚎啕大哭了。我接着说:“可惜现在时间已经晚了,明天我们一起来搭,一定能搭的比图片还要好!”,小朋友停止了哭泣,并且同意了我的建议,还斗志满满的表示明天一定会搭好。瞧,再多的道理,分析来分析去,还不如走入他们的心里,孩子也不是故意不听我们的话,他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我们大人的固定思维觉得他们不听话,怎么我说的就是不听的,那此时何不让自己“蹲”下来,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心态去思考,而是去理解他们,去面对他们的感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学会理解孩子,正确的与孩子沟通是这本书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初衷都是为了将孩子培养成材,而育儿之路本来就和自我成长的道路相互交织,总是期望风平浪静是不切实际的,唯有在这条道路上不断解决问题,相互彼此尊重,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应对生活的正确态度,也能让我们成为孩子口中那个可爱的人。


 
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
小(6)班   征一妈妈
初为人母,在育儿方面总是充满很多疑惑,不知道哪些方式方法才能算是正确的,这本书很好的给了我一个方向。每个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确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以下例子自己体验了感觉很有效果
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感受,可以先认同他,再提出问题(我:哦~原来是这样,小E,妈妈也看出来你确实不是故意的,但是你把小汽车的轮子给弄坏了,它是不是也会很伤心难过呢?小E:是的妈妈,它一定痛了,你能帮我修理一下吗?下次我会小心的)

不指责、谩骂、命令和威胁孩子(如:你为什么又把饼干屑吃到地上!能不能好好吃东西!再这样下次就不允许吃了!)我们应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担心(我:小E,妈妈不喜欢饼干掉在地上,很容易招来蚂蚁和小虫子哦,妈妈害怕小虫子,也不喜欢脏脏的家,妈妈一直帮你打扫卫生是不是很辛苦呀?小E:嗯,妈妈很辛苦,我拿个盘子凑着吃,这样饼干就不会掉到地上啦)我们需要的是平和教育

多和孩子合作(我:宝贝可以把玩具放回原位吗?小E:我不想整理,妈妈你帮我整理吧 我:可是玩具不是妈妈弄到地上的哦,这样,我们一起合作整理吧 小E:好的妈妈,没问题!)

多让他自己做选择(今天你想穿哪双鞋子呀?明天你想吃什么早饭呢?小E总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要多赞赏孩子,尊重他的努力(上次去商场,征一想抓娃娃,我同意了,内心想着他肯定会空手而归,我也尝试着帮了几次忙,却一个也没抓到,没过一会,他抱着娃娃冲到我面前开心的说:妈妈!妈妈!你看!我抓到我喜欢的熊猫啦!我有点不可思议:哇塞!你实在是太棒啦!妈妈没做到!你可比妈妈厉害多啦!你真棒!)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是我们预估之外的

比起严厉的母亲,我更喜欢和儿子用不同“角色”的游戏来成为好朋友(小E:妈妈,妈妈,你可以变成小妹妹,我当你的爸爸吗?我:当然可以呀,但是当爸爸需要很有耐心的照顾宝宝的起居饮食哦,小E: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你哒)整体来说,平时的小E还是挺暖男的。
  教育需要用正确的方法,要让孩子有爱,有规矩,当然作为父母的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多理解,多倾听,多关爱,多沟通,能够拥有一颗童心,像孩子一样跟他做游戏,多站在他的角度,不敷衍了事应付他。
  感谢幼儿园推荐的这本书籍,让我受益匪浅,孩子,让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共同成长吧!
 
 
 

实幼微信
©2018 苏州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版权所有
Kindergarten Attached to Suzho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在线 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
联系方式: 0512-65205185
地址:苏州市端文路1号(人民桥家乐福南)
备案号:苏ICP备15009114号-1 技术支持:浅蓝资讯